为救女儿父亲毫不犹豫跳入井中(13年一战士休假未按时归队,上级电话询问,儿子:爸爸救人淹死了)
感谢您阅读《恨水录》的文章,还希望您能够承蒙不弃,点击上面的关注!非常感谢!!!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在祖国的一些地方,总是有一群人默默地为我们奉献着什么!
2013年8月的一天,河北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院务部勤务保障营警勤汽车队在组织官兵训练期间,却意外接到了休假战士的电话。
然而,队长与战士交流时,却发现是一位女子打来的电话。
电话接通后,女子哭着说道:“请问你是冯战峰的队长吗?”
队长刘荣华听后说道:“我是,战峰休假在家还好吧!”

步兵机械化学院
女子听后,没有说一句话,队长刘荣华却在电话边听到了女子撕心裂肺的哭声,于是急忙问道:“你是哪位?战峰出什么事了吗?”
队长刘荣华着急地问道,却在电话另一边听到了一个小男孩的声音,于是问道:“小朋友,你叫冯战峰叫什么啊?”
小男孩听后说道:“他是我爸爸!”
队长听后说道:“你爸爸现在在哪里啊,让你爸爸接一下电话!”
小男孩一听说道:“爸爸不在身边,爸爸救人淹死了!”
队长一听,瞬间惊到了,问道:“你说什么?淹死了......!”
听到这样的消息,队长不敢相信,前两天在一起还有说有笑呢!人怎么说没有就没有了呢?
对于军人来说,每一年的假期时光都是非常宝贵的,因为新兵入伍后,义务兵生涯是没有假期的,成为士官后,军人每一年有一次的探亲假。
2013年7月底,在北京军区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院务部勤务保障营警勤汽车队服役9年的战士冯战峰的休假申请得到了批准。

冯战峰
冯战峰的老家在河北沧州,而自己在石家庄服兵役,所以休假被批准后,冯战峰很快就回到了家中。
有这样一句话——忠孝不能两全,为国尽忠就不能为母尽孝,军人就是这样,不仅不能时常陪在父母身边,对于妻子、孩子也是如此。
冯战峰回到家中后,父母、妻子、3岁的儿子都非常高兴,毕竟每年只有一次假期。
由于是探亲休假,在家中的冯战峰大多数时间都是陪着父母、妻儿,享受天伦之乐。
由于冯战峰休假的时间是在夏季,老家在景和镇石灰屯村,一到晚上很多人都会到外面散步。
8月3日晚上9点多,村民杨会长在外面散步回家后,对14岁的儿子说道:“拿上地篓,咱们一起去村西边的鱼塘里捞鱼!”
儿子一听去捞鱼,非常高兴地说道:“好的,我这就去拿!”
母亲一听丈夫晚上要带儿子去池塘捞鱼,对丈夫说道:“都9点多了,天这么黑,明天再去吧!”
杨会长听后说道:“这你就不懂了吧,晚上鱼才好捞呢!”

冯战峰
妻子听后、无奈地说道:“那你们小心一些,早点回来!”
儿子听后说道:“知道了、妈!”
说完,杨会长带着儿子拿着地篓就走出了家门,虽然天已经很黑了、看不到路,但是由于杨会长经常在池塘捞鱼,对这里的环境非常熟悉,就没有在意脚下......!
父子俩有说有笑地向村西边的池塘走去,就在两人有说有笑之际,14岁的儿子只听到父亲“啊”的一声,紧接着就是“扑通”一声......!
随即,儿子就在原地大声喊道:“爸、爸......,你怎么了!”
在黑暗中,只听到杨会长大声喊道:“救命啊、救命啊......!”
原来,在村西边池塘边有一口废弃的水井,水深虽然只有两米左右,可它却潜藏着巨大的危险。
水井被废弃后,很多村民为了省事,把一些干树枝、秸秆都扔进了井中,长时间的发酵产生了大量沼气,人吸入后后果非常严重。
水井虽然在白天时位置非常明显,但由于是天黑,杨会长一个不留神掉进了水井中。

事发水井
儿子在井边听着父亲不断地呼喊着救命,无奈之下也大声喊道:“救命啊、救命啊、快来人啊、救命啊!”
人在夏天,一到晚上一般都会到外面散步,这一天吃过晚饭后,冯战峰和兄弟冯迎春两个人走出了家门,一起在村子的街上散步。
虽说两人是兄弟,但由于冯战峰每年只有一次假期,所以两人见面的时间并不多,趁着假期,晚饭后就一起散步。
就在两人悠闲地谈论着往事时,冯战峰忽然说道:“我怎么听到有人在喊救命啊!”
冯迎春听后说道:“在哪啊?”
冯战峰说道:“我听声音好像是在西边!”
冯迎春听后说道:“村西边有个池塘,会不会有人掉进池塘里了!”
冯战峰听后说道:“快过去看看!”
说完,兄弟二人就向池塘方向走去,由于天黑,两人打开手机,用手机的灯光照路快步向池塘方向走去。
随着呼喊救命的声音越来越清晰,冯战峰看到了呼喊救命的男孩,快步来到男孩身边后就问道:“怎么回事?出什么事了?”
男孩看到有人来到后,哭着说道:“快救救我爸、快救救我爸,他掉到井里了!”

冯战峰
听到男孩的话后,兄弟二人用手机的灯光向井中看去,虽然看不清楚,但能听到井中的杨会长不断地呼喊着:“救命、救命、救命......!”
看到这样的情况后,冯战峰对兄弟冯迎春说道:“你快回去拿绳子,我下去救人!”
冯迎春听后说道:“我这就回去拿绳子!”
说完,冯迎春又叮嘱道:“你别下去,我拿来绳子了,你再下去!”
冯战峰听后说道:“我知道了,你快回去拿绳子!”
兄弟冯迎春离开后,冯战峰并没有听从兄弟的叮嘱,而是直接跳到了井中救人......!
由于井中空气不流通、沼气浓度非常高,跳入井中的冯战峰立马感到身体不适,但依旧强忍着在井中寻找杨会长......。
冯战峰在井中抓到杨会长后,由于杨会长吸入了大量沼气,意识已经有些模糊了,冯战峰大声说道:“坚持住、坚持住,没事了、没事了、一会就把你救上去......!”
由于刺鼻的气味,冯战峰一说话就不断地剧烈咳嗽,由于井中水深两米,为了确保杨会长地安全,冯战峰在水中用力地将他向上托举......!
就在冯战峰在井中用力地托举着村民杨会长时,兄弟冯迎春拿着绳子、手电筒和其他的一些村民赶到了井边......!
在井边看到只有男孩后,冯迎春急忙问道:“那个人呢?”
男孩说道:“他跳进去了!”

冯战峰
听到男孩的话后,冯迎春急忙拿着手电筒向井中看去,在看到冯战峰在水中用力托举着杨会长后,冯迎春大声说道:“我把绳子放下去,把你们拉上来!”
说完,同来的村民就向井中放绳子,绳子放到井中后,冯战峰拿到绳子麻利地栓在了杨会长的腰上......!
在井边的冯迎春说道:“你拉着他的身体,我一起把你们拉上来!”
冯战峰在井中大声说道:“行了!快往上拉,他已经昏迷了,快救人、别管我!”
井边的村民听到杨会长已经昏迷后,用力往上拉的同时,一位村民也立马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不一会儿,杨会长就被村民从井中拉了上来,村民看到杨会长后,不断地拍打着他的脸颊说道:“醒醒、醒醒、醒醒......!”
绳子从杨会长的身体上解下后,冯迎春立马对着水井喊道:“我把绳子放下去,把你拉上来!”
然而,冯迎春再次用手电筒照向井中时,却发现冯战峰在井中“不见了”,一位村民立马紧张地说道:“坏了、他沉入水底了!”
冯迎春在井边看到哥哥冯战峰沉入了井中,就要跳入井中,立马被村民拦了下来,一位村民说道:“你跳进去也无济于事,赶快找个梯子!”

冯战峰
村民郭秋英听后说道:“你们等着,我家有梯子!”
说完,郭秋英拿着手电筒就向家中跑去......!
郭秋英从家中搬来梯子后,立马就下入了井中,毕竟井底就那么大小,郭秋英在井中很快就摸到了冯战峰,随即大声喊道:“找到了、把绳子放下来!”
郭秋英拿到绳子后,绑在了冯战峰的腰间,井边的人用力拉着绳子,冯战峰很快就被拉上了岸。
由于井中的沼气、加之溺水,被拉上来的冯战峰已经完全昏迷,早已等候的医护人员立马把冯战峰抬上了救护车就直奔医院......!
冯战峰被推进抢救室后,虽然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但医务人员依旧不间断地对冯战峰进行抢救,希望可以发生奇迹。
但是终因冯战峰吸入有害气体时间过长、加之溺水,虽然经过长时间的抢救,但奇迹没有出现,年仅29岁。
医生在抢救期间,一些村民一直在抢救室外焦急地等待着。
医生走出抢救室,看到在外面焦急等待的村民后,非常悲痛地说道:“我们尽力了......!”
兄弟冯迎春顿时明白了,瞬间流出了泪水,大声喊道:“哥、哥,你怎么不听我的话,我怎么给嫂子交代啊,我怎么给他们说啊!”

冯战峰
得知儿子出事后,冯战峰的父母、妻子也立马向医院赶去,在抢救室外看到弟弟冯迎春痛哭流涕,冯战峰的妻子大声说道:“迎春、迎春,你哥怎么了!”
冯迎春看到嫂子后,痛哭说道:“嫂子、我哥他......!”
冯战峰的妻子大声说道:“你哥怎么了?他在哪里、他在哪里?”
妻子在抢救室看到丈夫的遗体后,瞬间昏倒在地!
冯战峰:普通农家的孩子
冯战峰,1984年6月出生于河北省沧州河间市景和镇石灰屯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中有三个孩子,冯战峰排行老二,上面有一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弟弟。
冯战峰的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受到父亲的影响,2004年冯战峰穿上了军装,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
3个月的新兵训练中,他收获了步入军营的首个荣誉﹣﹣一次个人嘉奖。
新兵下连后,冯战峰被来到了汽车连,虽然不能像其他战友那样在训练场挥洒汗水,但是在汽车连,冯战峰对于任何工作都非常用心。
2010年冯战峰从原单位调到了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院务部勤务保障营警勤汽车队。
冯战峰调来汽车队后,工作非常努力,每次出车回来后,第一件事是到调度室看车辆的调度情况,如果有任务就直接接下来,不忙了才会休息。

冯战峰
在战友眼中,冯战峰特别腼腆,不笑不说话,但行事很稳重。
而这次探亲休假,冯战峰也是趁着学员放假,工作完成后,7月31日才离开了军营回到家中。
却没有想到,回家只有短短几天,却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汽车队队长刘荣华在得知冯战峰不幸牺牲后,瞬间流出了眼泪......!
学院领导在得知冯战峰救人牺牲后,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领导和机关各部的干部、战士代表18人,第一时间赶到了冯战峰的老家。
白发人送黑发人是每一位父母都难以承受的悲痛,母亲和妻子无法承受这样巨大的悲痛,几天不吃不喝,医生只能强行为他们打点滴。好心的村民日夜轮流守护在他们的身边。
冯战峰牺牲后,追悼会在老家的村子举行,在这个只有千人的村子,村子村民全体出动,不宽的街道被挤得水泄不通。
村民在看到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的干部、战士来为战友送行时,村民们拉着他们的手,哭着说道:“谢谢部队培养了这么好的战士,这孩子太好了,我们舍不得他!”
听到村民这样说,战士们落泪说道:“我们也舍不得战友!”

英雄追悼会
在儿子的追悼会上,冯战峰的父亲几度哽咽,落泪说道:“我当过兵,我知道军人的职责,在那一刻,就算时光倒流,战峰他依然会作出同样的选择。”
石家庄步兵机械化学院院长握着冯战峰父亲的手悲痛地说道:“冯战峰的牺牲,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战友,但他勇于救人的行为,值得我们部队官兵学习。他是河北石家庄的光荣,也是北京军区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的光荣。他是燕赵大地的英雄!”
在追悼会上,被冯战峰救上来的村民杨会长跪倒在灵床前,撕心裂肺地哭喊着:“战峰啊、战峰,我对不起你,是我害了你......!”
冯战峰的父亲扶起杨会长,强忍泪水对他说道:“战峰他是军人,他就应该这样做!
一位老人悲痛地说道:“战峰的父亲是退伍军人,以前是村里的民兵连长,从小家教好,这孩子是我们从小看着长大的,厚道仁义懂事,真可惜呀!”
英雄下葬时,冯战峰的母亲在众人的搀扶下,执意要见儿子最后一面。
看到卧在冰棺里的儿子,她死抱着冰棺不肯放手,哭喊着:“儿子,让妈妈再看你一眼吧,让妈妈再抱抱你。”

英雄追悼会
妻子大声哭喊道:“ 战峰,战峰,你让我和儿子以后怎么过啊……!”
对于只有3岁的儿子而言,似乎也感觉到爸爸发生了什么事情,一声接一声地喊:“爸爸、爸爸......!”然而,爸爸再也不会回来了。
冯战峰牺牲后,被北京军区授予烈士称号,并被追记个人一等功。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有这样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
对于冯战峰来说,他在漆黑的深夜跳入井中救人时,他难道没有想过可能会发生的危险吗?他难道没有想过可能会上不来吗?
我想,他是想到的,但是他依旧毫不犹豫地跳了进去,这就是我们的军人,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跳进去。
如果没有冯战峰这一跳,可能就是另外一个结局了,但村民却活了下来,我们的英雄却这样的离开了!

致敬英雄
如果不是因为村民夜晚捞鱼,那么冯战峰就不会死,妻子就不会失去丈夫、孩子就不会失去爸爸、战友就不会失去兄弟!
冯战峰的死重于泰山,他就是为我们负重前行的那个人!
2015年冯战峰当选为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
2016年12月,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院务部勤务保障营警勤汽车队原副班长冯战峰被评为“全国见义勇为十大英雄(群体)”
这是一个悲情的故事,我希望每一位英雄都能够活着归来,可是现实却是那样的残酷!
就像在八年的抗日战争中,我们的很多战士手持炸药包或者手榴弹冲向敌军,他们知道这样做的结局是什么,可是为了民族的未来,依旧毫无犹豫、视死如归地冲向敌人!
英雄就这样离去了,确实很痛心,跳水者有家庭,可是你自己也有家庭,救活了她,而自己却永远离开了家人,或许这就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解放军!致敬英雄!

致敬英雄
有这样一句话: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
冯战峰虽然离开我们近十年了,但是并不会随着时间而淡忘他的英雄壮举,历史不会忘记、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冯战峰虽然牺牲了,但是他并没有离开军营,每年清明节前,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院务部勤务保障营都会组织纪念活动。
在纪念活动,队长会大声喊道:“冯战峰!”
全连官兵会异口同声地喊道:“到!”
在冯战峰的家乡,每年清明节时,英雄家乡的小学、中学和相关部门,都组织为英雄扫墓,寄托哀思。

冯战峰的床铺
冯战峰纵身一跳、舍己为人的精神,深深体现了人性的美,同时也深刻地表达了军人的价值与军装的意义!
致敬英雄,冯战峰只是一名普通的战士,但也正因为此,他的壮举,才更应值得我们铭记和缅怀,致敬这位重庆英雄!!!
逝者如斯,唯精神永存,千千万万的子弟兵,如冯战峰一样,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时刻准备着奉献和牺牲,这是他们无悔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