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机现场卫星影像前后对比(无人机悬停照明、高分卫星观测、3D建模还原现场地貌……高科技设备驰援核心区搜救)

今天,“3·21”东航飞行事故搜救工作仍在进行。高分卫星观测东航事故区域、3D建模还原现场地貌、无人机悬停照明……这些高科技火线驰援东航飞行事故搜救工作!

高分卫星:观测东航事故区域

事故发生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立即启动重大事故应急响应机制,迅速成立应急小组,及时安排高分三号卫星、高分四号卫星、高分一号02卫星于3月21日当晚和3月22日对事故区域观测共计3次,第一时间提供给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及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等单位。

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公布坠机地遥感影像

MU5735客机坠毁事故发生后,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启动应急监测。遥感影像显示,坠机地点位于山谷之间,两侧海拔高度约在150米至90米,落差较大,周边道路狭窄,沟谷纵横,不易到达。

卫星影像展示事故现场前后对比

3月23日,总台记者通过对比卫星影像图观察到,事故发生前,坠机现场被茂密的植被覆盖;事故发生后,该区域一片焦黑,土地裸露,有事故发生后散落的客机残骸。

无人机:核心区勘测夜间悬停照明

3月21日,消防救援人员在救援现场搭建卫星通讯便携站,同时利用无人机进行全景拍摄,为搜救提供图传方位信息。消防无人机航拍坠机救援现场画面↓

3月24日,坠机搜救工作在雨中继续,现场的无人机会对核心区进行勘测,并将拍摄到的影像回传给专家进行研判。另外,另一种型号无人机可以在空中停留12小时以上,为搜救现场提供夜间照明。

3D建模:还原现场地貌

3月24日上午,总台记者从救援指挥部了解到,技术专家正在通过3D建模还原现场地貌,标注现场物品和痕迹,协助开展搜救工作。

热成像仪:寻找生命迹象

总台记者了解到,来自消防部门的搜救队员正在现场加紧搜寻,有300多名消防队员参与到搜寻任务中,大家分组进行地毯式搜索。目前救援任务以搜救生命为主,搜救队员还使用了热成像仪、生命探测仪进行表层搜索。同时,也在重点搜寻第二个黑匣子。

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官方微博,《朝闻天下》《共同关注》《新闻直播间》

来源: 央视一套

版权声明:
作者:admin
链接:https://www.kzir.cn/14.html
来源:万未创业网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