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55岁父亲割肾救子(AB型血奶奶毅然割肾救O型血孙子)
10月12日,遥遥出院时牵着医生的手连声说“谢谢”。
通讯员常宇 供图
人老隔辈亲, 爷奶疼小孙。为了救自己的孙子,奶奶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但有时,伟大无私的亲情,也需要借助医学的力量来实现另一次重生。
日前,一位AB型血的奶奶,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把自己的肾脏移植给了O型血的孙子,掀开了儿童跨血型肾移植新的一页。
奶奶欲捐肾救孙 血型成拦路虎
5岁的遥遥(化名)来自安徽,去年12月因为肚子疼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急性肾炎”。病情很快进展成尿毒症,遥遥开始每天接受腹膜透析治疗。肾移植是他的最佳选择。
今年4月,心急如焚的遥遥父母带着他来到同济医院,排队等待儿童捐献肾移植。但是等了4个多月,都没有合适的肾源。遥遥的身体每况愈下,皮肤瘙痒、小脸浮肿、吃东西没胃口。
爷爷奶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都主动提出捐肾救遥遥。考虑到女性的肾脏往往较男性小一点,给孩子更合适,所以医生优先考虑奶奶。尽管遥遥的爸爸妈妈再三犹豫,但在奶奶的强烈要求下,含泪应允。
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后,留给医生们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跨血型的问题,而这也是传统肾移植配型的禁忌。
儿童跨血型肾移植 绝望中柳暗花明
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陈刚教授介绍,近年,随着器官短缺的矛盾加剧,国内开始尝试跨血型肾移植,同济医院自3年前开始实施跨血型亲属肾移植,目前累积近10例。但儿童跨血型肾移植,预存抗体较高(1:256),而且是AB血型给O型,这都属于首次尝试。
陈刚教授马上与儿科、输血科开展了通力合作。输血科提供新鲜的AB血型冰冻血浆,儿科负责血浆置换来清除遥遥体内的血型抗体,最大限度地降低排异反应。每次置换后再由输血科及时检测抗体的水平变化。通过各科室的共同努力,遥遥的抗体降到1:4,达到安全移植的标准。
9月10日,医生们顺利为孙奶奶和遥遥开展了手术。在大家的精心照顾下,祖孙俩都恢复得非常顺利。
10月12日,遥遥出院,他牵着医生的手连声说“谢谢”。
最多可增加约40%亲属肾脏供体
肾脏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病最有效手段,但肾源紧张,一直是限制肾移植的最主要瓶颈。
看到祖孙俩先后出院,器官移植研究所副主任医师朱兰非常欣慰。
她说,尿毒症患者如果要等到血型完全相兼容的肾脏器官出现,需要1-3年的时间。如果血型不相容亲属捐肾移植手术得以开展和推广,就意味着最多可以增加约40%的亲属肾脏供体,那么更多的尿毒症患者有望得到接受肾移植的机会。
记者张剑 通讯员常宇
来源: 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