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18公斤北航新生到校报到(有“疑”说“译”系列十五:由中国“霍金”一说想到的(1))

数日前,我们在网上读到如下一则颇具正能量的短文,其汉英标题分别为:

体重18公斤北航新生报到!立志做中国“霍金”的邢益凡,加油!

Disability no bar to student obtaining top marks, admission to university

见此,相信诸位读者乐意点赞的主要原因是:北航(Beihang University)礼待优秀的残疾学生,其举动颇显名校之风,而主人公的精神(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更是让人动容!我们认为这正好是激励更多青年学子的绝佳之作!然而,其中文标题略显冗长,受其影响的译文似乎不够“吸睛”,故从翻译的角度上看,适度压缩或更可取!此外,文中还有一段“点金”文字,即:

从小时候起邢益凡就有一个“航天梦”,“太空没重力,我就和别人一样了,可以在太空中自由翱翔”。初中时,他听说了霍金的故事,立志要做中国的“霍金”,用自己的知识改变世界。

“I felt quite inspired when I read the story of British physicist and cosmologist Stephen Hawking. I will continue to study hard at university, and I hope I can be someone like him, who changed the world with his knowledge.”

初见“中国的‘霍金’”译成“someone like him”,我们认为不仅颇为地道,而且值得称道,全文并没有采用英汉对译方式。但若要单独表达“中国的霍金”之意,又该如何行文更好一点呢?如下一说似可考虑:

18-kg Xing Yifan, a Hawking-to-be of China 或

18-kg Xing Yifan, a to-be Hawking of China 或

18-kg Xing Yifan, a Hawking wannabe of China

今讨论这一问题的起因是多年前见过的汉译英例证,来自某名家的建议,我们欲借此机会为广大英语学习者提供一个更简洁的参考答案。下一篇里,我会给出更多的相关例证,敬请期待。

喜欢我的内容,别忘了点赞和加个关注,谢谢。

版权声明:
作者:admin
链接:https://www.kzir.cn/48.html
来源:万未创业网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