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突然临盆好在助产士多看了一眼(仅仅一个弯腰,孕妇就被识破……还好遇见了你!)

来源:共青团中央综合整理自中国普法、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安徽商报,微博@新京报我们视频,抖音@北京卫视生命缘、@大皖新闻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这些“爱管闲事”的白衣天使

践行医者仁心

在疾病与“死神”面前

守护着一条条生命

孕妇突然弯下腰

好在有她恰巧经过

近日,江苏扬州

一名孕妇到医院就医时突然腹痛

停下脚步,弯下腰

助产士杨利琴正好路过

她凭着多年的职业敏感性

判断这位孕妇即将生产

迅速将其送往产房

孩子很快出生,母子平安

孕妇突然肚子剧痛助产士路过判断其即将生产

12月16日一早

孕妇徐女士感到腹痛不适

便和爱人来到医院

在爱人停车的间隙

徐女士先行走到电梯口

没想到肚子突然出现阵痛

她一下子疼得弯下了腰

就在这时,助产士杨利琴刚好路过

起初并没注意到徐女士

在准备进电梯时

杨利琴多看了一眼

出于职业敏感性

她立刻上前询问孕妇的情况

“你这是一胎还是二胎?”

“有没有阵痛?”

得知徐女士是一位二胎孕妇

每隔几分钟就有宫缩疼痛

杨利琴判断

孕妇应该马上就要生产

孕妇被助产士迅速带去产房十几分钟便顺利生产

杨利琴连忙搀扶徐女士进入电梯

准备直接带她去产房

她一边安抚徐女士

“坚持住,千万不要用力”

一边向电梯里的群众说明情况

大家也都主动为她们让路

到达产房楼层后

杨利琴通知同事开通绿色通道

仅用3分钟

就把徐女士送进了产房

十几分钟后

产房就传出了

母子平安的好消息!

从徐女士进产房到母子平安推入病房

全程仅用了两小时

待情况稳定后徐女士和爱人向杨利琴

和其他医护人员表示了感谢

“是你们的职业精神和人文关怀

让我顺利完成生产”

杨利琴表示,这些都是职责所在

她提醒各位孕产妇:

如出现羊水破裂、宫缩等情况

应尽快前往医院

杨利琴(左一)与徐女士合影

网友纷纷为助产士和医护点赞

“多亏遇到了好医护!

从发现到生产只有短短十几分钟”

“真幸运!小天使遇到了大天使”

“大姐,你脑子里可能有肿瘤!”

近日在浙江绍兴

一女子在吃饭时

被陌生男子提醒可能患有肿瘤

女子起初有些疑惑

但去医院检查后果然发现了问题

男子名叫赵明

是浙江诸暨市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主任

半个多月前,他在一家面馆吃饭时

注意到邻桌朱大姐的面容和他人不同

朱大姐的嘴唇、鼻子特别肥厚

额骨特别突出

手指特别粗大,皮肤粗糙

很像生长激素垂体腺瘤的症状

女子手部

素昧平生

吃面时上前搭讪显得很冒昧

要不要上前提醒朱大姐

赵明当时也很纠结

但出于医生的职业本能

赵明还是决定“多管闲事”

他上前询问了朱大姐是否患有糖尿病

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

赵明的推测进一步得到证实

他出言提醒说

“大姐,你脑子里可能有肿瘤”

“不可能,从没有医生说过我有肿瘤”

朱大姐觉得不可思议

以为自己遇到了“相面先生”

赵明说他是一名医生

希望朱大姐能相信他的话

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

随后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表示随时可以找他看病

将信将疑之下

朱大姐去医院做了检查

这一查,还真查出了问题

被确诊为垂体腺瘤

她拨通了赵明的电话

表示准备住院接受治疗

几天前,经赵明手术

朱大姐的垂体腺瘤已被完全切除

康复出院

赵明说

作为从医28年的医生

看到这类情况不讲出来

心里过不去

“这类肿瘤对人体有害

出于医生的本能

就算被对方误解,也要和她说出来”

赵明介绍

生长激素垂体腺瘤虽然属于良性肿瘤

但长期不治疗

心脏、肝脏等器官会出现过度生长

影响人的健康及寿命

一旦发现要尽早治疗

“你女儿的咳嗽不是普通咳嗽”

近日,浙江杭州

一个小女孩在地铁上咳嗽不止

邻座医生一眼识破病因

经过两周治疗

女孩症状已有所改善

当天,浙江省中医院儿科医生王晓鸣

在回家的地铁上碰到一位小女孩

“八九岁的年纪,个子蛮高的

上车后就坐在我旁边

我听她一直‘咳咳咳’地不停

越听越揪心”

出于职业敏感性

她开始向孩子家长询问病情

得知孩子一家来自衢州江山

孩子咳了两个多月

最初以为是感冒咳嗽

药吃了不少,也挂了瓶

但就是不见好转

没办法才到杭州

想要去省级医院呼吸专科就诊

“你女儿的咳嗽不是普通咳嗽

更像是抽动症的症状”

通过问诊了解情况后

王晓鸣作出初步判断

她和孩子家长说之前看错科了

次日上午可以带孩子到门诊找她

经过两周治疗

目前,女孩的症状已有所改善

家长连连向王晓鸣医生表达谢意

“谢谢您!王晓鸣医生

我很幸运在地铁上与您相识

您像黑夜里的一束光

为我的孩子

指引了求医问药的方向”

王医生说

“一般咳嗽有轻有重

这个孩子就不停地

连续地快速地咳嗽

我就忍不住了

觉得有必要提醒他们”

救下一直跺脚的老人

近日,长沙市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规培医生屈雅娴

和往常一样下班乘坐公交车回家

“老人家莫跺脚了!

开车的时候你站起来好危险的”

循着司机的声音

屈雅娴看见坐在前座的

一位老奶奶面带痛苦

正在不停地在跺脚

“会不会是中风了?”

一个念头在屈雅娴的脑海中一闪而过

出于职业的本能

她赶紧坐到了老人身边

开始询问起老奶奶的感受

得知老人已经八旬

跺脚是因为感觉腿麻

还有一侧手脚、脸部麻木及乏力症状

屈雅娴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还没到目的地的屈雅娴

紧急搀扶老奶奶下了车

把她送到了刚经过不久的长沙市中心医院

并开通绿色就诊通道

不到十分钟

老奶奶便得到了急诊室救治

经过诊断

老奶奶被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幸好来的很及时,没有耽误病情”

一个多星期后

在医护人员的细心照料之下

老奶奶顺利出院

家属送来锦旗

医生打“飞的”,千里追回弃疗病人

11月18日

59岁的宫颈癌症患者林阿姨

在广州中山六院出院了

病情严重期间

她都想放弃治疗了

但一位素昧平生的医生

一场打“飞的”之旅

挽救了她的生命

今年9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放射性肠病专科副主任马腾辉

在网上接诊了林阿姨

术后放化疗的她出现了

严重的放射性肠损伤并发症

已无法自主进食

因消化道大出血几近休克

看到这么复杂的病情

马腾辉医生也皱起了眉头

在了解情况并仔细研究资料后

马医生根据自己过往的经验

发现她的病还是有机会治好的

但是由于是网络问诊

没有现场查体,难以下最终判断

他便劝说林阿姨来广州就诊

然而林阿姨对此不抱希望

找到马腾辉医生前

她已先后在几家外地医院就诊

均无法找到有效治疗方法

这让林阿姨对自己的病情很不乐观

当时并没有接受转院到广州的建议

“我不想治了,带我回家吧”

那时的她早已心灰意冷

失去了生存的希望

“可能还有一线生机

如果就此放手

搭上的就是一条人命和一个家庭”

在与患者女儿意见达成一致后

马腾辉医生毫不犹豫

打“飞的”直接到湖北

来到林阿姨的病床前

并立即与当地主管医生团队

展开联合会诊

经过充分的沟通

马医生和家属亲友形成“联盟”

合力劝说林阿姨不要放弃

10月14日

林阿姨在广州成功实施了

再次剖腹探查复杂腹腔粘连松解

及放射性小肠乙状结肠直肠瘘切除手术

手术历时九个小时,过程顺利

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

林阿姨如今已经康复出院了

能够正常饮食了

术后,林阿姨恢复了自主进食

马医生表示

以前经常会有外出会诊

但一般是外地医院发出会诊邀请

由患者联系直接飞过去看病的

这对他来说也是第一次

“虽然这样做,会有些冒险

可是作为医生

在自己有一定把握

手里握着‘救人’的武器时

不去救人

我自己都过不了自己的关”

谢谢你,金医生!

近日,90后医生一年内两次出手

救了同一个陌生人的故事

感动许多网友

金圣榆是浙江萧山医院的

神经外科医生

去年11月

金圣榆接到萧山区红十字会的电话

通知他初配成功,也达成了高配

但在捐献前体检时

医生告知他凝血功能较弱

为了让自己顺利完成捐献

金圣榆向医院请了半个月的假调理身体

同事问起时,他只是说

“因为个人的事情”

最终,在今年1月

金圣榆捐献

264毫升的干细胞混悬液

患者家属委托红十字会

转交一封信向金圣榆表达感谢

“您的如期赴约

照亮了我们全家的未来

以后我们也会像您这样

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金圣榆完成第一次捐献

今年8月

金圣榆再次接到

萧山区红十字会的电话

患者因为病情

需要输注淋巴细胞

询问他是否愿意进行淋巴细胞捐献

“我愿意”

金圣榆依然没有犹豫

“医生的本职就是治病救人

只要患者需要,我一定义不容辞”

11月23日,经过3个多小时的采集

金圣榆捐献了96毫升的

淋巴细胞混悬液

金圣榆完成第二次捐献

患者家属再次写来感谢信

“我和孩子真的特别特别感谢您

这种救命之恩,无以回报”

金圣榆读着感谢信激动地说

“淋巴细胞可以提高对方的免疫能力

防止复发及感染

如果需要第三次捐献,我也愿意”

面对生命的悲喜

医生的崇高

不仅在于其精湛的医术

更在于他们悬壶济世的仁心

致敬医者仁心

版权声明:
作者:admin
链接:https://www.kzir.cn/513.html
来源:万未创业网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